活動影像內容

2020.04.23

高雄市獨立總工會拜訪香港中文大學陳健民教授 香港工黨 職工盟 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

 

 

愛河與香江交流的笑與淚-
台港獨立工運香江紀實
●緣起
    香港-一個充滿歷史糾結的名字,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傳奇。香港是一個經濟城市?或是一個殖民國家?1999年個人受香港大東電報局職工會主席之邀,兩天的行程裡,除了東道主安排半島酒店喝咖啡,太平山攬勝外,在我的要求下,拜訪香港職工盟、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、香港工委會、大陸工運人士韓東方先生、亞洲專訊梁寶霖先生、及香港電信、郵政工會;同時,受韓東方先生臨時邀請上自由亞洲之聲受訪,開啟台灣體制內工會與香港獨立工運另類接觸。另一個插曲,想當年劉千石主席率領職工盟幹部到高雄交流,賓主盡歡之際,劉主席建議職工盟可以跟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結盟。當時個人認為香港是一個國家(從世界經濟體),從體制上應該與上級工會結盟,間接促成全國產業總工會與香港職工盟結為姐妹會。今日回想,我錯了。

●18年後 工黨成立 司徒華過世 李卓人落選
   1990年職工盟成立,1995年職工盟劉千石、李卓人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,因此,1999年是在英國殖民期間,過渡到97回歸一國兩制,香港獨立工運成長期。18年後,再回到香江,大江東去司徒華老師瀟灑西歸,劉千石先生落選隱退,李卓人秘書長失去公職,香港佔中運動掀起獨立自覺千堆雪,面對來自北京強勢監管壓制,社運、工運呈現一片低迷氛圍。2017年再度以高雄市獨立總工會理事長身分,本會顧問鄧學良教授、幹部陪同訪問香港工黨、職工盟、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,及佔中靈魂人物--香港中文大學陳健民教授。隨著個人的歷練,人事浮沉、人面桃花,感觸良多。

●香港工黨、職工盟同根生
    訪問行程第一站--香港工黨、職工盟,由李卓人秘書長、會長潘天賜、香港教協總幹事馮家強接待座談。沒有客套繁文縟節,坐下來直接切入主題。座談結束後,從本會與教師工會準備高雄當地名產,贈與職工盟與香港教協,台灣人的熱情,流露無遺。座談紀實:
李卓人秘書長:
一、    1997年10月29日,特區政府聯同不民主的臨時立法會,粗暴廢除了回歸前於立法局通過的「僱員代表權、諮詢權及集體談判權條例」。主權移交二十年,香港貧富懸殊擴大,僱員實質薪金停滯,就業趨向外判及零散化,今日打工仔所承受的種種苦楚,就是源於當年集體談判權被廢,勞資關係極不平等所致。為抗議政府無良行動20周年,工黨及職工盟幹部剛完成絕食活動,讓職工盟當年爭取團體協商法制化過程中,黃色工會配合官方抹黑杯葛角色,留下歷史紀錄。職工盟強烈要求特區政府,立即恢復九七年被廢除的集體談判權條例,還給香港打工仔一個公平和合理的保障。
二、    職工盟以實際抗爭行動培養工會領袖。從為各行業爭與調薪實際抗爭罷工行動中,啟發勞工意識,訓練工會幹部面對資方與官方打壓的應變能力與抗壓性,成為工會的意見領袖;同時職工盟也成為弱勢勞工守護神代名詞。
三、    工黨選舉敗選,學生批評選舉方式太「傳統」,不符合網路時代「速食」主義,學生要求工盟罷工。
四、    消費主義影響,即使工黨以民生路線為選舉主軸,市民也認為不會成功。
五、    組織力量與網路力量應兼具,平等理性真誠對話,不要利用民粹主義操作民主。
六、    在國際自由工聯會議上,台灣出席的工會幹部,竟然贈送與會代表壯陽鞭類食品(應該是中華民國頭銜總工會),令人傻眼,就像北京扶植的香港黃色工會一樣,工會幹部吃喝玩樂。

●香港公民社會的發動機與實踐者
教協監察人潘天賜會長、總幹事馮家強分享教協經驗:
一、    香港也面臨國歌、課綱入教材爭議。
二、    幾乎每周都有不同議題需要應對。
三、    一年期契約老師缺乏保障。
四、    利用特首選舉向候選人提出師生比、教育資源、改善老師待遇,或候選人承諾。
五、    2017年初,校長及校董解聘老師爭議案件,經抗爭結果,校長離職,爭回老師權益。
六、    針對學校校董濫用權力,經抗爭後,官方依據學校處理勞資關係結果,決定補助行政資源。
七、    教協支持中國勞權運動:透過獨立工會,境內NGO。

體制下的運動與不運動:
座談會後,相較過去三次造訪職工盟,不知是否因李秘書長落選因素,相關接待及出席幹部,不及以往周全踴躍。不過這樣讓我覺得職工盟至今像運動團體,對弱勢勞工陳抗,幾乎無役不參,不像台灣大多數體制內工會,搞得像資方官僚衙門。而香港教協第一代幹部潘天賜會長,加上新生代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組織幹部-馮家強總幹事,粗獷的外表像水滸傳裡的李逵,超級性格。完全改變教協組織幹部傳統形象,激發我對他在教協裡扮演的功能的好奇。香港教協從初識會員8萬人,會務工作人員超過150人。今日已成為會員超過10萬人,會務工作人員超過200位,擁有自己的會所,經營以服務會員為主超級市場,財務完全自給自足,從香港支持六四民運活動、特首普選、國歌課綱爭議,到雨傘運動,處處都有香港教協的角色-不可或缺的角色,更令人佩服創會前輩司徒華老師的遠見與堅持,非常值得台灣教師工會學習觀摩。

●公民社會知識分子的先行者
雨傘運動公民行動佈道家--陳健民教授:
一、    受司徒華老師演講啟蒙,1978年大陸民主運動魏京生主張5大現代化影響,同時因曾擔任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志工,社會組織工作歷練後再進修,取得耶魯大學博士學位,投身公民社會運動。
二、    人民是用政治定義的,不是法律。大陸文革造成香港動亂,深深影響香港居民。涉足政治成為老一輩香港人的禁忌,父母都不希望子女參與政治活動。獨立政府、獨立社會不一定是公民社會,因為沒有權力意識。公民社會三步驟:民主化之前,靠公民社會支持,公民鞏固民主、深化民主。民眾透過組織向政府施壓,沒有公民社會的資本主義是人類的破壞者。而自由最大的迫害者就是政府。
三、    60年代香港大量拓展社會服務,成立眾多服務團體,第一代香港人對政府沒太多要求。80年發展壓力團體,第二代對政府之環境政策,甚至有些民族主義要求,97%不移民,越打壓越愛國。97香港回歸後,第三代(後物質主義)兩大主題:保育問題、民主普選。
四、    一般國家社福經費來自政府約佔20%,但香港約佔65%的優勢。而香港的學校90%都是由NGO興辦,由政府給予補助。這是香港社會的優勢。
五、    佔中行動前,實際花了一年的準備,座談、大學研討會、分小組進修討論彙報,然後進入社區進行9個月時間。因為香港沒公投法,計畫利用電子投票進行民意調查。卻遭中國駭客破壞電子投票計畫,香港廠商也不敢做。
六、    沒有主權就沒有民主。台灣美麗島事件影響他(陳健民教授),97香港回歸後,為維護香港自由民主必須民主。
七、    雨傘運動79天,120萬人上街,噪音是忠誠的表現。
八、    面臨司法求刑準備,不吹冷氣,洗冷水澡,每周回家陪老人家,將孩子送出國學習種種準備。並發起籌募民主公義基金。

●熱淚+感動
    座談會後,由陳教授幫忙安排在中文大學教職員餐廳用餐,餐前圓桌交流,陳教授從容就義與顧念父親一席話,讓血性漢子鄧教授與幹部熱淚盈眶,好特殊又好感動的一餐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問陳教授,雨傘運動職工盟及教協扮演的角色,陳教授非常肯定教協,在香港公民社會扮演非常關鍵且積極功能。當然司徒華先生開創獨立、專業、公益的教協,驗證知識工作者對社會的巨大影響。另外,黃傘運動過程中,各個團體存在的差異化衝突下,陳教授肯定李卓人秘書長利用工運的經驗,成功適時扮演溝通的角色,化解團體間歧見,得到一致行動的最大公約數。

●結語
    這是參訪希望達成的目標之一,就是藉由香港教協經營成功模式,能夠讓教師工會的夥伴有所啟示,進而透過教育的平台,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,積極扮演南方公民社會的發動機,成為獨立、專業、公義的社會良心。畢竟,台灣從1987解除戒嚴至今,台灣權貴資本主義社會,台灣獨立工會發展,從勞基法修惡一役,可見,我們還有漫長的路要走。對照,香港獨立工運,面臨中共強力監管,雨傘運動後,無論社運或工運,呈現一片低迷氛圍。從國歌、課綱到立法會補選結果,均讓民主人士憂心忡忡。而台灣的民主發展模式,是目前華人社會相對成功的案例。因此,陳健明教授語重心長呼籲,台灣民主發展與經驗,深深影響香港的民主化。希望台灣珍惜民主的成果,走穩民主的每一步。不然,台灣的民主案例,必然成為中共打壓香港民主的負面宣傳。

上一則2019-12-10

20191210紀念美麗島事件40周年活動

下一則2019-11-14

【勞動事件法】勞動事件法施行後工會能做什麼?